我来说说McGill吧(转)

在这里瞎逛了一段时间,似乎不少人对于McGill的热情不减
趁热打铁,随口聊聊McGill,抛砖引玉

McGill最有趣的一点就是”
无论是中文还是英文论坛
只要涉及到加拿大大学
McGill肯定是被讨论最为频繁的学校,没有之一
很有趣的是对于McGill的评价分为截然不同的两派
而且如果你认真观察,可以感觉到几乎全加拿大的大学都拿来跟McGill比
在蒙特利尔范围内
英语区,Concordia和McGill,尤其喜欢比CS&Business
整个城市,UdeM和McGill,也是,喜欢用工科和Business来比,因为UdeM的工程院和商学院是它的二级学院
其编制是模仿法国的Grand Ecole模式:
上下加拿大范围内,UofT跟McGill是争论得比较多的一个:
UBC也总是被拿来跟McGill比较,不过这个比较主要是在移民中比较多,尤其是子女正准备读大学的家长
另外McGill也经常被用来跟美国的大学做对比
你甚至可以感觉到这些学校对于McGill这个名字深深的恨意
似乎每个人都希望踩上一脚,再唾弃上一口都不足以泄愤
反观另外一方,似乎也不逞多让,总是试图证明McGill是如何地好
这个群体总是被冠以一个大名,叫做McGill fanboy:
而且这些fanboy真的是够fan,我甚至看到他们把McGill跟斯坦福相提并论,论据就是上交那个世界大学排名
这多少让人有些哭笑不得,

我这里倒是无意卷入这些大学排名的口水战
我根据自身对各个大学以及加拿大整体大学的感觉,说一说看法
先聊聊McGill的历史,你上网一搜,McGill,肯定有一票网页出来,讲这个大学的历史
毫不夸张地说,这所大学的历史几乎就是半个加拿大的教育史
在没有McGill以前,加拿大人要想上大学,只有跑到美国去读,当McGill先生捐出他毕生的所有;
在皇家山的一面买下这么一块地之后,才成立起这样一所大学
而且这所大学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是加拿大的National university,在这段时间内
你要说加拿大的大学,没第二家,就是McGill
加拿大今天很多所大学,包括UBC在内,以前都是McGill在各地的分校
McGill可以说是加拿大大学之母
其在加拿大历史上的地位丝毫不亚于哈佛在美国历史上的地位,类似于中国当年的京师大学堂和西南联大
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来说,McGill经常被人称为Harvard of the North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自我夸大
McGill所在的城市是加拿大的第二大城市,蒙特利尔
McGill跟蒙特利尔的名气一样,在西方,没有一个人会没听说过蒙特利尔的
但是在中国,听说过蒙特利尔的人反倒是相当少见
甚至很多人在我跑到蒙特利尔去之后都问我,蒙特利尔在加拿大哪里啊?!
甚至最大的知名度来自于它当年办奥运会亏本了……
那么一样的,McGill这所大学的影响跟蒙特利尔这座城市说影响的范围是一致的
知道蒙特利尔的就知道McGill,不知道蒙特利尔的,估计也不知道McGill
蒙特利尔这个城市很有趣,就跟McGill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是无可争议的加拿大第一大学一样
在那段时间内,它是加拿大无可争议的第一城市
英裔和法裔在此和睦共处,互相促进,互相学习
值得说明的是,当年的英裔在蒙特利尔的势力并不亚于法裔
所以直到今天蒙特利尔依旧以自己是双语城市自居,而不是单纯的法语城市
蒙特利尔过去是,现在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双语城市,但是同时她也是第二大的法语城市,仅次于巴黎!

然后就是众所周知的魁北克独立运动
其实就蒙特利尔这座城市而言,魁独没有什么市场
甚至历史上两次投票,蒙特利尔是反对独立运动的票仓和中心
直到今天依然如故,其实纵观全球,主张独立最热烈的,反对全球化最积极的
永远是偏向愚昧保守的一方,这是弱势群体的一种自我保护
就像中国大城市里面反移民的人大部分都是小市民,美国反移民的大部分都是社会底层的蓝领工人
因为人口的自由流动,更多有相对先进技术能力的移民的到来,不可避免地会冲击到这些社会底层的百姓
而且因为这种移民的集中,会导致大城市往往是主张全球化的急先锋:
虽然大城市的小市民反对全球化,但是大城市往往不被小市民所控制,移民的数量会超过本土居民的数量
比如台北,而恰恰是相对地理位置靠内的城市,是反对全球化主张**的根据地
比如高雄,一样的,如果光在蒙特利尔搞独立,是不可能成功的
而如果踢开了蒙特利尔,魁北克一定独立
所以在蒙特利尔,遇到一个白人,看他英语说得如何,如果英语说得不错
一般是本地人,如果英语说得口音很重,甚至不会说英语,一般是外地人

但魁省独立运动还是不可避免地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最大的影响莫过于得到了大量从蒙特利尔迁移出来英裔移民的多伦多得益,一跃超越蒙特利尔成为加拿大第一城市
同时崛起的还有多伦多大学也就是多大
在魁省内部,占据多数执政地位的法裔则开始扶植蒙特利尔大学也就是蒙大
还有魁北克大学,UQAM
可以说这几所大学都是魁省独立的受益者,而且英裔和法裔则分别对各自的大学进行了投资
当然行事风格有所区别,UofT是典型的英国大学模式,它的精英集中在主校区,学校的主体,各校区保持相对独立
而UdeM则几乎照搬法国大学模式,它的精英集中在二级学院也就是大学校,把精英的专属院系给独立出来
那既然有受益者,自然少不了吃亏的,这个冤大头就是McGill
McGill在诞生之初甚至一直到前几年,其资金来源的主体都是private
虽然现在是一所public大学,但是在前几年之前,一直都是private大学
其实McGill的整个成长历程以及经营模式跟美国的私立大学非常接近
美国的最好的大学就是IVY league,这是一个体育联盟,最早是一个体育联盟
而且McGill事实在曾经是IVY league的一员,它在历史上跟哈佛等大学有过类似于今天
哈佛跟耶鲁,斯坦福跟UC伯克利,西点军校跟海军军官学校,牛津剑桥这种传统的赛事对抗
直到后来,为了保持加拿大大学的独立,不被美国大学过分同化,McGill才退出了这个联盟
但是这种烙印深深地刻在McGill大学身上,一堆的美国人跑到McGill来上大学
我甚至怀疑这票美国人是不是认为这就是加拿大的美国大学?
这也造成了McGill的一种精简学生的策略,因为她不是public大学,或者说她从政府那边讨不得什么好
那么她必需对她自身进行瘦身,这种瘦身最明显体现在对学生数量的控制上
McGill只有三万学生,跟UofT的七万,UdeM的六万相比,显然人数要少得多,甚至比不上UBC的五万
所以McGill招生,只看重一个标准,GPA,GPA说明了一切,跟中国的大学招生差不太多
一分定胜负,有一个好的GPA就是McGill录取的保证,因为资金的定量限制了他招收其它有潜力的学生
当然官方是不会承认他们只看GPA的,这是违法的,法律至少要求大学要录取一定数量的少数族裔学生
这里少数族裔指的是黑人,拉美人,印第安人。亚裔不在此列
同时他也必须控制其它筛选标准,比如语言能力的标准
跟同城的Concordia比起来,McGill在语言能力上掐得非常紧
甚至连继续教育学院,也就是成人教育的Program都要求雅思6.5
这就限制了大量中国移民的入侵,因为中国移民很多人达不到这个标准
而Concordia则多少被中国移民给攻占了,号称清华大学,清一色华人大学
因为不要求语言成绩:
同样为了保证有限资金的充分利用:
McGill只能重点发挥大学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职能,研究
你可以在官方场合多次听说,McGill是一所Research oriented大学
他从来不强调其它职能,比如知识的传播,因为他没钱他怎么做?
而研究这个职能更多的是放在Graduate school上
所以McGill特别看重他的医科,还有法律,这都是Graduate school的典型代表
一个大学要出名,一定要是医科,法律,理工和商学中的一项出名
我并不是说其它科不重要,只是重要性相对偏弱一点
那么在北美,医科和法律通常没有本科教育,那么重点投入这两个领域
可以保证资源不向本科教育流失,所以McGill最出名的是医科,这跟大学资金流向的侧重点有相当的关系
看加拿大的大学就可以多少看懂加拿大这个国家
McGill的亲美大学模式,UofT的近英大学模式,UdeM的仿法大学模式
直接揭示了美英法这三个欧美主流国家对于加拿大的影响
美国对加拿大的影响就不用说了,加拿大总是被认为是美国的小弟,包括北美自由贸易区等都是美国牵头的
英国对加拿大的影响比较明显,历史上加拿大就是由北美殖民地中的保皇派组成的国家
法国对加拿大的影响集中在新法兰西也就是魁北克省,魁北克独立的幕后支持者就是法国
当年戴高乐在蒙特利尔振臂一呼,独立的魁北克万岁,直接导致加法两国关系急剧恶化,
第二天戴高乐就滚蛋回国了
扯远了,回到主体
那么McGill这种又没钱又爱臭屁的臭知识分子的穷酸气和傲气自然会惹得不少人的不满
首先,被他拒掉的人不会太抬举他,这点在中国移民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对Concordia和McGill对比最热衷的往往是中国的移民,蒙大的也喜欢嘲笑McGill
蒙大的法语证书班有不少中国移民,尤其是中国来的魁北克移民
当然你很难见到有人反击,因为McGill没几个中国移民
其次,政府并不太认同McGill
联邦政府嫌McGill太远,魁省政府嫌McGill太近
最后,由于不在英语区,在国内的名声自然受到影响
连带着会影响到在中国留学生中的威望
那么中国留学生肯定不会去挤McGill
这些在国内没听说过McGill的中国留学生来到加拿大又怎么会认同这所学校呢?
这学校的名声跟中介吹的,父母听说的不一样

从另外一方面,我又相当欣赏McGill这种傲气
跟我在国内的大学很像,我在国内的大学也是不讨政府的好
市政府,省政府,国家教育部都不太喜欢他,他只有靠自己,而且历史上一贯如此,把自强发挥到极致
在这种学校呆久了,多少出来后也希望找到这样一所不买任何人账的学校
出来一看,诶,McGill这个谁都不喜欢的孩子不错
一堆人骂他,讽刺他,但他就是不为所动,那就他吧
就像校训说的那样Grandescunt Aucta Labore
通过工作,万物增加并成长
你想要什么,通过自己的努力,自己双手的劳动去得到,这完全符合我的价值观
也许McGill不是加拿大最好的大学,但是他却是最符合我心目中大学该有的样子的大学
作为个人,我希望他的这种臭知识分子的傲气能够延续下去
因为我就是这样的人,同样我也希望我曾经呆过的大学也是这样的大学

发表在 未分类 | 留下评论

PHP入门指导:如何学习PHP?(转)

每个人的学习方式不同,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分享一下自己的学习过程,仅供参考,不要一味的用别人的学习方法,找对自己有用的学习方式

经常在某些论坛和QQ群里看到一些朋友会问“怎样才能学好PHP,怎样才能学好***语言 ”,但别人回答最多的是:从最“简单”的开始。

这个简单也许真的不简单,呵呵。下面我想分享一下自己学习的一些过程。先说些费话,语言组织能力差,说了不少费话,愿意看的就看,不要骂我就行。

其实学习一门新语言并不是太难,重要的是你有没有准备好去学好它,时间的长短和个人的能力和决心有关。黑客界也流行一句话就是“没有入侵不了的计算 机”,这句话大概的意思是说:如果你的技术比维护这台计算机的管理员更胜一筹,那么就能拿下这台计算机甚至能拿下这个管理员管理的所有计算机,如果技不如 人,只能继续学习超过对方。我说这些话的意思就是让准备学习陌生语言朋友一定要下决心去学习,只要你下了决心去学了,就一定能学好,千万不要半途而 废。(退一万步来说,即使是没学好,但你懂的必然比别人多)

了解什么是最简单:

1、网页的基本构成就是html代码,所以必须熟悉HTML/CSS/JS等基本元素

2、熟悉PHP语法,了解PHP和HTML的运行方式,学习将PHP与HTML结合完成简单页面

PHP手册是比较好的入门老师

影响学习进度和程序强大是否的几个可能因素:

1、记忆力

一门语言的强大是否,应该看它的函数库和代码执行效率。每门语言都是有自己强大的函数库,要学好它,就必须得花很多的时间去记忆,良好的记忆力能使 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数学和逻辑思维

这个当然不是绝对影响,因为看开发项目的复杂程度。小的项目不需要太多的数学和逻辑思维能力,但如果是开发类似于财务或大量运算相关项目,这一点就 是非常重要了。

3、有其它语言的基础

“一通百通”,这句话的道理也是不容置疑。都说有C语言基础的人,学习PHP比较容易,我没学过C语言,所以不知道这句话的效果

4、多看别人写的代码

学习别人的长处,补自己的不足,当然不完全为这个我始终相信:一个有组织的团队写出来的程序不会比个人差我PHP入门就是从看代码开始的,我喜欢看 别人写的代码 。(入门是从disucz,PHPWind和国外的phpbb看起,还有就是目前最流行的开源BLOG程序),我尽可能的收集网络上的 PHP开源程序,到目前为止,我收集并下载的PHP开源程序有2GB大小,包括BBS,BLOG,CMS等。我下载并不是为了收藏他们,是学习他们的编程 方式和实现方法,如果自己想实现的功能不知道怎么去实现,我就会学习他们的实现方法,并不是抄袭代码,最终结果是想通过学习,将技术变成属于自己的ASP 我也是以同样的方式学习的(动易和讯的程序及其它ASP开源程序)

5、实践

理论固然重要,但实践必不可少。你理论知识再好,如果不实践,就不能看到理论所产生的结果或效果,并不能使你的记忆深刻,所以不能纸上谈兵

6、恒心

广告不是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么:“世界上最高的山是自己”,这句话相信朋友们都能理解
过自己这关,其它的都好办

7、找对自己有用的学习方式

这条可以参照4,我的入门是从看代码开始可能有朋友会问:“一开始看那些强大的代码,你能看懂么?”我的学习方式是从“使用”找“学函数”:PHP 的函数太多,短时间不可能记住所有的函数,因为我相信,一个大的项目肯定会使用常见和必须的函数,找到这些函数,才会有重点的学习这些函数,难道你能说写 BBS的函数会写BLOG用的函数少么?难道会写BBS还不会写BLOG么?找对学习方式是要经过多种学习方式的尝试,所以这个只有自己把握,毕竟每个人 的学习方式不一样

8、尽可能的找视屏教程看

别人说十句,还不如一个操作看的明白,这个相信朋友们都有体会吧

9、从项目开始

一定要”逼”自己从写项目开始。任何一个高手的“成长”都是要经历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一步步走过来的,来之不易很多朋友学习PHP的第一个作品几 乎都是“留言簿”,因为是最简单的程序了会写留言簿,也并不能完全代表你已经入门了,也并不代表就会了PHP,我自己开始想以一个“网络书签”作为自己的 第一个作品,但写了基本功能后就没继续了,感觉没多大意思。现在写一个完全正确针对企业的CMS系统,包括针对企业的一些常用功能,我想以这个作为自己 PHP入门的第一个作品

10、了解并学习和PHP有关的技术

真正的高手必须得学习和PHP关联的技术,要想学好PHP,就必须得学习数据库,PHP+MYSQL被认为是“黄金搭档”所以你必须得接触 MYSQL或你认为比较好的数据库,开始设计比较”合理”的数据库,这里的合理就比较广泛了,包括数据库优化和查询优化等等

最后想说的是:“不要依靠别人”没人愿意理会一个新手的提问,因为新手提问的在他们眼里太简单,不想去解释女性朋友很流行一句话是“男人靠的住,母 猪会上树” 引用这句话没别的意思,只是让朋友们知道这句话的意思

还想说的是:“珍惜别人回答的次数”人的忍耐都是有限度的,一定要珍惜这个限度,不要什么问题都去问,有些问题自己花点时间能找到答案的也去问,每 问一次,别人的耐心就减去一次,等你真正需要帮助的时候,正好是别人不愿意回答你的时候,可以想像一下,你失去的太多了

建议的是:“有问题?baidu一下”相信朋友们都已经注意到了,你问的问题,在搜索引擎里都能找到相关的提问,并且有详细的解决方案,你可以使用 搜索引擎来找到自己的答案,何必去问别人呢

目前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是 baidu.com ,全球的google,当然还有其它的搜索引擎,一个找不到,多试几个,除非你的问题是第一个提问的 ,那么你是幸运的,也可能是你“长相”问题,呵呵,说笑的,不要介意,不过这句话倒是挺流行

祝正准备入门的PHP的朋友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早日成功!!!

发表在 未分类 | 留下评论

钓鱼岛战争已经打响,而且惊心动魄

1、美国通过最脆弱的希腊攻击了欧元,火烧连船使得欧盟摇摇欲坠,欧元地位大大动摇,资本快速流向美国,修复美国资产负债表;通过挑起中日钓鱼岛之争,两个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外汇在潜在战争影响下源源流向美国,并打击日元和人民币,能挑战美元的欧元、日元、人民币受到打击,美国则从危机中快速恢复。

2、这个时点爆发的钓鱼岛之争名为领土之争,实为美国主导的经济之战,任何争端的背后都是经济利益在主导和驱使。

3、美国用爱国主义绑架中国政府,这就是香港某些一向反中亲美人士突然反常去登钓鱼岛的原因;再怂恿日本的2B政客,激发日本长期被压抑的领土欲望。钓鱼岛关乎两个国家政党的面子,两个民族的自尊,已经被挑起。

4、美国在全球有两大鹰犬,非常凶猛,在欧洲是英国,打击欧元的战役中,它最积极;在亚太地区是日本,本来美国不想动用日本,因这个国家的人比较二,容易走火,只想用菲律宾挑起争端,让资本流出中国,然菲律宾不堪大用,中国用军舰加胡萝卜就吓跑菲律宾,只好用日本了。

5、这不是什么阴谋论,是逻辑论,在货币的世界里就是这样,货币都是很自私、排它、嗜血的,要知道美联储那帮黑衣人每天都在研究这些,中国长期、系统研究货币的人几乎没有,我算是一个,十几年以来一直坚持研究货币。

6、通过打击欧元,挑起东亚争端,导致资本流出欧洲和东亚,流入美国,这就是美国的QE3,而不是美联储印钞的QE3,世人翘首以待美联储的QE3是这种方式,成本最低的方式,如果还停留在传统的货币思维里,那么你就失败了,到时看资本流出中国的速度吧。

7、对于欧元的打击,美国可以直接打击,因为欧元没有保护屏障,而中国和日本有统一的主权、军队、庞大的外汇储备,只有通过挑起争端和冲突来打击,将资本赶向美国。

8、美联储为全球最大对冲基金,经常做空美元一切对手,美联储坐镇中央,麾下以索罗斯为代表的对冲基金出击,横扫英镑、日元、港币、泰铢等东南亚货币、欧洲,现在盯住了人民币,做空过的人都知道,一旦做空,就会变得很有攻击性,美联储也是这样。

9、人民币体系有很多漏洞,而且政府也在犯错误,所以被攻击或者狙击很正常,有人说我做空中信、SOHO、苏宁等是我的代表作,这不过是小儿科,为了试验,我尝试攻击过RMB,曾经让外汇储备在一个月内减少1000亿美元,这才是惊天之举,有心的人可以查到(难道是上半年的那次跌停?)。

10、货币被攻击是自己犯错造成的,人民币还在犯错,一是没将楼市泡沫压下来,二是没真正控制通胀,三是今年不该拿银行开刀,很容易成为攻击的借口,要攻击一国货币,打击其银行系统是最有杀伤力的,四是有一个关键的关于离岸人民币的,这里暂时不说。

11、将美国整体看成一张资产负债表,最严峻的问题是债务过大,目前降低负债不可能,只能增加资本,通过打击欧元和挑起东亚争端,资本流入美国,很多会进入股权、房产等所有权领域,这样就等于增加了美国的资本,降低了负债率,同时投资拉动经济增长。

12、美国定量宽松政策要成功须未来能退出,退不出,美国还是死路一条,因为债务太庞大了。现阶段要保证美国经济的复苏,美国必须要消灭一切潜在的货币对手,一旦其它货币部分替代美元在全球的作用,那么定量宽松的负面后果就无法向全球转嫁。

13、日本要求自卫队做好应对准备,中国两艘海监船前往钓鱼岛,据传已经发生冲突,特此求证。日本这个二逼国,往往无理性可言,当年可以不惜自杀式袭击,如果没有原子弹能使其彻底灭亡,他们是绝不会投降的。

14、我是一个和平主义者,反对战争,因为战争会带来巨大的伤痛,也会毁灭无数的财富。作为一个金融投资者,但又必须要预防可能出现的战争黑天鹅,因为一旦爱国情绪被点燃,很多事情无法预料,遭到打击首先是房屋等巨大的固定资产财富。

15、由于货币不能自由兑换、资本进出管制、庞大外汇储备中央统一管理,所以直接做空人民币不方便,但通过做空境外上市的H股,尤其是金融股,就成了做空人民币的间接通道,这也是民生银行等金融股被做空的原因。

16、中国政府长期在钓鱼岛问题上立场软化、退让导致了目前的困境,如果像俄罗斯对北方四岛、韩国对独岛一样立场坚决、强硬、毫不退让,日本就不敢如此放肆,一而再的试探底线,然后突破底线,都是欺软怕硬。

17、干嘛这么着急给自己做评价,不是知我罪我,其惟春秋吗,让历史评价吧。温总:称一揽子计划没必要是不顾事实的歪曲。正因为当时的果断决策和科学应对,才避免了企业倒闭工人失业,农民返乡,这些年社会财富不断增加,资产质量不断提高,抗风险的能力不断增强(老鬼就是老鬼)。

18、四万亿是错误的,再来个一万亿就更是错误和愚蠢,不断的通过投资拉动经济,实质上是向民众变相征税,因为经济刺激所带来的成本和负债总要偿还,投资将货币不断固定资产化,财富越来越集中,导致货币流动速度大大降低,这也是中国货币超发的根本原因之一。

19、任何货币都有致命的缺陷,欧元致命缺陷是缺乏统一的政府信用,美元的致命缺陷是必须要成为全球的结算货币和储备货币,否则美国就会引起严重的债务危机,一旦有货币在国际结算方面对美元构成威胁,美元一定会不惜一切消灭,这是美国政府和美联储的国家战略。

20、美国经济危机只度过一半,只是将个人和企业债务转移到政府和美联储资产负债表上,后一半是美国政府和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必须缩减债务,要成功的前提是美元必须继续作为全球结算和储备货币,否则退出时出售债券没人要或少人要,美国会迅速被债务危机淹没。

21、威胁到美元全球结算货币地位的,美国必杀之,次贷危机期间,欧盟和中东提出石油贸易用欧元结算,包括伊朗,石油可是美元结算主要贸易啊,再加上默克尔宣扬欧元优秀论,次贷危机一过,美国就拿欧元大开杀戒,惨不忍睹。

22、默克尔来中国访问,公告贸易结算用彼此货币,美国拍马赶到,希拉里一路杀进中南海,告诫不可和欧洲结盟,尤其结算货币不能用彼此货币,因中、欧之间贸易量太大,用人民币和欧元结算会大大动摇美元在全球的结算货币地位,而这又是储备货币的基础,告诫不成,定疯狂报复。

23、更要命的是,中国和日本在前段时间竟然签署货币互换协议,日本央行准备购买人民币债券,并将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过去敌对的经济大国的货币要是互换并迅速规模化的话,对美元的打击是摧毁性的,美国必须要阻止这种可怕的情况发生,如何阻止?钓鱼岛!

24、于是一时间钓鱼岛上空风云变幻,战争一触即发,两国的政府都被爱国主义绑架;突然之间日本的金融大臣被自杀,疑点重重。这一切都是为了维护美元的地位,任何阻挡的国家和个人都可能会被自杀。中日战争喧嚣尘上,美国却在一边诡异的笑。

25、再次重申这不是阴谋论,这是实实在在发生的事情,尽量抽丝剥茧的从逻辑上告诉大家真相,我研究货币近二十年,一直在金融市场搏杀,在中国这样的人几乎没有,自然看问题比人看得远,看得深,我爱这个国家,所以才写点关于钓鱼岛背后的金融货币真相。

26、只要中国继续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中美之间必然会爆发战争,一定会打一场大战,至于什么时候打,要***政府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速度,至于怎么打,钓鱼岛之战就是预演!

27、任何一种货币要想成为国际结算货币和储备货币,必须要有强大的经济和武力作为后盾的,因为货币成为国际结算和储备货币,就相当于货币殖民主义,可以印钞购买世界资产,而殖民地都是要靠武力抢夺的,人民币想要抢夺别人的殖民地,避不开战争的。

28、我在2010年初人民币刚开始要国际化的时候就写文章分析,说中国中央银行和政府高层没有做好人民币国际化的准备,仓促上马,技术上没准备好,心理上也没没准备好,可能因人民币国际化出现的战争就更没准备,人民币国际化不排除失败或草草收场的可能。

29、这下有好戏看了,日本根本不屌中国政府的口头警告,接下来中国政府打还是不打?不打,民心尽失,口诛笔伐,过去十年把经济搞得一团糟,就等钓鱼岛挣点分了;打,有把握,有决心吗?日本官房长官表示钓鱼岛“国有化土地登记手续”办理完毕。

30、钓鱼岛:有人问我世界上有没有货币战争,可以肯定的答复有,货币的世界里充满战争,但掌握世界货币的不是罗斯柴尔德家族,任何一家投行,一个家族都控制不了一国乃至世界经济和货币,这个世界最大的货币统治者和殖民者是美联储,是全球的掠夺者和经济灾难制造者。

31、美国为什么要发动钓鱼岛货币战争?美国和中国可以是一种合作、互利的关系,但这是建立在中国不能动摇美元的世界结算货币和储备货币的基础上的,一旦人民币国际化威胁到了美元的霸权地位,美国必定会用一切手段来打击人民币,包括挑起地区战争。

32、钓鱼岛:为什么动摇到美元的国际结算和储备货币地位,美国必须会消灭它?因美国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是建立在债务扩张基础上,美国偿还不了这些债务,美国的债务钟已经说明了一切,只有印钞还债,一旦世界结算和储备货币地位动摇,美国经济和社会将崩溃。

33、钓鱼岛战争已经打响,而且惊心动魄。网络上一片骂政府软弱无能之声,但兵者,诡道也,尤其面对美国、日本两个战争狂人,得更诡异,更聪明,做好更周全准备,美元指数跌破80,中国已经在抛售美债美元,货币战争已经打响,抛售美债是为和日本打仗的必须准备。

发表在 未分类 | 留下评论

法国菜单名词,觉得很好就转来了~ (此为转)

到法国餐厅点菜不是件简单的事,加上法国料理相较其他欧美国家来说复杂许多,所以如果不预先作点小功课,常常坐下来看到菜单就傻眼。即使服务生能说英文愿意耐心解释,但等他们说完一大串,你会发现脑袋还是一片空白,因为有很多法国专有的菜名和材料,他们用英文怎么也说不清楚。

好吧,好不容易点完菜,却往往在菜上来後第二度傻眼,然後你必须勉强吞下其实完全不是你想像的菜肴,最後还得心疼的付出不低的价钱,可是却一点也没有想像中吃了法国美食的满足感。

基於自己也曾有这样的痛苦经验,我把几道比较特别且常见的主菜名字还有各种食材的名称列表,让你们起码有点基本概念,点菜时也不至於手足无措。不过法国菜跟中国菜一样复杂精致程度相当高,所以我列出的只是最常见的名词,无法涵盖所有菜名和材料,但我想已经足够应付最基本的状况了!祝你们用餐愉快!

(因为篇幅太长,我们把名词解释拆成三部分,这篇是「主菜和总称」,另外还有「法国菜单名词解释-肉类、鱼和海鲜 」和「法国菜单名词解释-蔬菜和香

Plat 主菜

Blanquette de veau 白酱炖小牛肉
把小牛肉加上洋葱、芹菜、红萝卜再加上奶油、鲜奶油、蛋黄和面粉一起煨煮到熟烂,汤汁浓稠。

Bœuf bourguignon 勃根地红酒炖牛肉
法国勃根地(Bourgogne)名菜,是用勃根地红酒加上蒜头、洋葱、红萝卜、蘑菇、培根肉和香料束一起熬煮的牛肉。

Bœuf en daube 红酒炖牛肉
「daube」在法文是焖肉、煨肉的意思。这是一道用牛加红酒慢慢炖煮的牛肉,还加上洋葱和番茄一起入味,是法国南部的菜式。

Bouillabaisse 马赛鱼汤
来自法国南部普罗旺斯省马赛渔港的名菜,是用多种不同的鱼和蔬菜加上蒜头、橘子皮、罗勒、月桂叶、茴香和蕃红花等香料一起熬煮的。

Cassoulet 豆焖肉
法国西南方的特色菜,尤其是卡斯泰尔诺达(Castelnaudary)、土鲁斯(Toulouse)、和有名的中古世纪老城卡卡颂(Carcassonne)几个城市,但在巴黎的餐厅普遍都看得到这道菜。主要是用白扁豆加上各种肉类像是猪肉肠、羊肉、鸭肉、或鹅肉焖煮的。

Choucroute garnie 腌白菜马铃薯猪肉
法国东北边阿尔萨斯的菜色,Choucroute 是腌酸白菜,通常配上香肠或是腌制调理过的猪肉,配著马铃薯吃。因为阿尔萨斯就紧邻著德国,所以他们的饮食跟德国人很接近,如果你吃过德国菜,尤其是德国酸菜配猪脚,一定会觉得这道菜相当熟悉,有异曲同工之妙。

Chou farci 白菜肉卷
用白菜叶包著绞碎的各种猪肉、香肠或牛肉再加上米或吐司作成的。这道菜来自法国中部,其他欧洲国家也都有类似的料理,跟我们吃的白菜卷也很类似。

Confit de canard 油封鸦
虽然是ㄧ道法国各地都吃得到的传统菜,但最早是来自法国西南部的加斯科尼(Gascony)。「confit」是腌渍的意思,这道菜是把鸭腿用盐和蒜头腌制冷藏至少 36 个小时,保持鸭的鲜味,然後再刮掉外头的盐,放进烤箱里烤。我记得刚到巴黎时曾听巴黎朋友这样说,巴黎最一般的餐厅,油封鸭也不会做得太离谱,这意味著这是一道很基本很普遍的法国菜。

Coq au vin 红酒焖子鸡
是一道用鸡肉加上红酒、蒜头、蘑菇和肥猪肉一起熬煮的菜。「coq」是公鸡的意思,但有些食谱会用阉鸡或一般鸡肉替代。红酒最常用的是勃根地红酒(Bourgogne)。但每个地区做这道菜会用他们自己当地的酒。所以你会看到法国西部汝拉(Jura)的 coq au vin jeune,用来自阿尔萨斯的酒 Riesling 做的coq au Riesling,还有用香槟煮的 coq au Champagne。偶尔还会看到用 coq au Chambertin,是用勃根地相当好的香贝坦红酒(Chambertin)做的,不过现在很难吃得到了。

Gigot de sept heures 七时羊腿
「sept heures」就是七个小时的意思,所以这道菜是用香料把羊腿腌过,然後慢炖七个小时。因为炖煮熟透,所以味道非常深厚细腻,入口即化。

Hachis parmentier 焗烤肉末马铃薯
在正式餐厅里,这道菜是加了牛肉末和一种用白酒、酒醋和洋葱作成的酱料 sauce lyonnaise 一起烘烤的马铃薯泥,上菜时通常是盛在马铃薯皮里。但一般餐厅做法比较没那么讲究,就是放在一般烤盘里的焗烤马铃薯。

Navarin d’agneau 蔬菜烩羊肉
这是一道春天的菜,所以是用羊肩肉搭配在春天盛产的小萝卜,再加上红萝卜、马铃薯、或四季豆等蔬菜加上香料放在传统炖锅里熬煮。

Parmentier de canard 鸭肉千层酥
将撕成小条状的油封鸭腿肉裹上马铃薯泥放进烤箱烘烤的一道传统菜。

Petit sale aux lentilles 豆子炖咸猪肉
腌猪肉加上小扁豆慢炖出来的传统菜,简单但却有道地扎实的法国风味。

Piperade 番茄甜椒炒蛋
法国巴斯克(Basque)地区的传统菜。用洋葱、绿甜椒、和炒过的番茄用一种巴斯克特有的 piment d’Espelette 辣椒调味,再放进蛋、蒜头和火腿一起煮,可以当配菜也可当主菜吃。红、绿、白的颜色就是巴斯克旗帜的颜色。

Pot-au-feu 蔬菜牛肉汤
这是一道极传统也很普遍的法国菜。牛肉(通常是带肉的牛骨)加上高汤、黑胡椒和洋葱及香料束先炖煮一两小时候,隔夜味道进入牛肉中,再放入红萝卜、芹菜、大葱、小萝卜继续熬煮至蔬菜熟透入味。这道菜汤汁清爽但味道浓郁,通常汤和菜会分开吃。吃的时候通常沾上重口味的芥末酱搭配腌黄瓜,滋味迷人。

Poule au pot 法式炖鸡
这是 16 世纪法王亨利四世时期就流传下来的菜。做法跟我们的炖鸡汤很像,是把整只鸡放进大炖锅加入香料和红萝卜、芹菜、马铃薯和黑胡椒一起用小火煨煮。吃的时候和蔬菜牛肉汤一样搭配浓芥末和酸黄瓜,或是任何一种用鲜奶油调的白酱。

Ris de veau 小牛胸腺
这是法国菜里的一道顶级料理,因为牛胸腺本身就不是容易取得的食材,加上料理程序很复杂,价格不斐。通常是牛胸腺先烫煮处理後香煎,然後再和面粉、红萝卜、洋葱、高汤、和香料一起炖煮。

Ratatouille 普罗旺斯炖菜
这道很多人因为电影「料理鼠王」而认识的法国传统菜,是法国南边尼斯和普罗旺斯的地方名菜,在南法他们通常称这道菜叫「Valentine」。这是把番茄、节瓜、洋葱、茄子、各式甜椒等蔬菜,加上普罗旺斯菜常用的香料一起放入平底锅煎,可以当配菜吃,也有人拿来当主菜吃。这道菜原来只是农民随意用蔬菜煮出来的料理,但後来演化得越来越复杂,很多名厨开始研究这道料理。1976 年法国名厨 Michel Guerard 把这道菜做了些变化取名叫「Confit byaldi」,後来「料理鼠王」的厨艺顾问 Thomas Keller 将这道菜放入电影里,ratatouille 的名气就这样响亮了起来。

Steak tartare 鞑靼生牛肉
切碎的生牛肉或马肉拌上蛋黄和腌刺山柑(就是吃醺鲑鱼常会搭配的那种绿色小酸豆),通常搭配 Tabasco 辣酱或是蕃茄酱还有炸薯条一起吃。这道菜最早出现在法国小说家凡尔纳(Jules Verne)1875 年的一本小说里,在艾菲尔铁塔二楼的一星餐厅就是用 Jules Verne 命名,这家餐厅其中一道知名的菜就是这道鞑靼生牛肉。不只是生牛肉可以作成 tartare,在巴黎餐厅里也常可以看到用新鲜生鲑鱼或生干贝作成的 tartare de saumon 和 tartare de Saint-Jacques。

Tete de veau 小牛头肉
这道菜的内容物包含整个小牛头可以吃的部份,通常还会搭配牛脑一起吃,做法是把小牛头和香料及各种蔬菜一起熬煮至少两小时。这道菜听起来似乎有点可怕,但却是很懂美食老一辈法国人才会点的菜,前法国总统席哈克就是这道菜的忠实拥戴者,而这道菜的就是出自他的故乡柯雷兹省(Correze)。

Tripes a la mode de Caen 白酒炖牛肚
来自法国诺曼地北部的城市肯恩(Caen)的料理,据说可追溯到中古世纪。是把牛肚和红萝卜用洋葱、大蒜、百里香、月桂叶调味再加白酒、苹果酒和苹果白兰地慢火焖煮,至少要炖五个小时以上才能熬出浓稠甘醇的汤汁,讲究道地的做法甚至要炖到十小时。

Entree 前菜

Terrine肉冻或蔬菜冻
Pâte 肉酱或肉冻,和 terrine 很像,但做法不同
Jambon 火腿
Garbure 卷心菜浓汤
法国西南部加斯柯(Gascon)的菜,主要是用肥嫩的培根加上甘篮菜熬煮,还会放进各种蔬菜和腌渍肉,通常是油封鸭或鹅,吃的时候会撒上起司粉和乾面包丁。Saucisson香肠
Rillette 和「terrine」和「Pâte」类似
Soupe au pistou 蔬菜泥浓汤

总称

Abats各种猪、羊、牛、鸡等内脏的总称
Amuse-gueule ( amuse–bouche) 餐前开胃点心
Aperitif (apero) 餐前酒或餐前开胃菜
Carpaccio 极薄的肉片(来自义大利菜,可以是各种肉类、鱼片、水果或蔬菜)
Civet 是蔬菜炖肉(ragoût)的一种,用红酒和洋葱和各种野味作成
Crudite 新鲜综合生蔬菜
Etouffe 焖烧
Escalope 肉片(牛、猪、鱼肉)
Farci 填肉馅的
(au) four 用烤箱烤的
Fourre 夹心的
Gesier 家禽类的肫
Gibier 野味
Gratin 用面包屑或乳酪丝撒在菜上烘烤的做法,也引申成汤或菜上面的酥皮Huile d’olive橄榄油
Parmentier 加马铃薯泥做的菜
(这个字是当年把马铃薯推荐给法王路易十六的 Antoine-Augustin Parmentier 的姓,从那时开始马铃薯在法国开始流行成为主食之一)
Puree 马铃薯泥
(但 puree 也可以是各种蔬菜泥,例如 puree de carottes 是指红萝卜泥,但 puree 单独出现就是指马铃薯泥)
Quenelle 用鸡蛋和乾面包丁做成的鱼肠或鸡肉肠,做成蛋形的食物也用这个字
Râble 羊或兔子的背脊肉
Ragoût 蔬菜炖肉
Riz 米饭

法国菜单名词 – 肉类、鱼和海鲜
牛肉 Boeuf
aloyau 牛腰肉
bavette 牛腰腹肉
contre-filet 上腰部的牛里脊肉
côtes 肋排
entrecôte 牛排骨肉
faux-filet 牛排(上腰肉部位)
filet 里脊肉
gîte a la noix 牛腿肉(菜单上有时只用 noix 这个字)
langue de boeuf 牛舌
onglet 牛腰腹附近的膈柱肌肉(和 bavette 很接近)
queue de boeuf 牛尾
rumsteck 牛排,尤其指臀部的肉
steak hache 牛肉饼(就像汉堡肉)
veau 小牛肉

猪肉 Porc
andouillette 内脏肠(这是一道在西法和北法都著名的法国菜菜,用绞碎的猪肉、猪内脏和猪血灌进猪肠里蒸煮或烤)
boudin blanc 白肠
boudin noir 猪血肠(黑香肠)
cochon 猪肉
cochon de lait 乳猪
fromage de tete 猪头肉冻
lardon 肥猪肉丁(也叫 lard)
marcassin 野猪仔
sanglier 野猪肉

羊肉 Agneau
agneau 羊肉
agneau de lait 羔羊
mouton 绵羊
gigot 羊腿

家禽肉 Volaille
caille 鹌鹑
canard 鸭肉
dinde 雌火鸡肉
magret de canard 鸭胸肉(专门指养来作鹅肝酱的肥美鸭肉)
pigeonneau 乳鸽
pintade 珠鸡
poulet 鸡肉
poulet fermier 农场鸡(和我们土鸡、放山鸡的意思类似)

其他肉类 Autres viandes
cervelle 脑髓
escargot 蜗牛
lapereau 小兔肉
lapin 兔腿
moelle 骨髓
rognon 腰子(肾)

鱼类 Poissons
aiglefin 一种小鳕鱼
anguille 鳗鱼
bar 鲈鱼
barbue 比目鱼
cabillaud 新鲜鳕鱼(cod)
colin 绿青鳕鱼(最常看到的是 dos de Colin-Lieu )
daurade 鲷鱼
eperlan 胡瓜鱼espadon 箭鱼
fletan 大比目鱼
lieu 青鳕
maquereau 鲭鱼
merlan 牙鳕
merlu 跟 colin 很类似的一种鳕鱼
morue 一种鳕鱼
raie 鳐鱼(跟魔鬼鱼同科,法式料理通常会用鱼翅部份入菜)
rouget 鲻鱼(也翻译作绯鲤)
Saint-Pierre 鲂鱼
sandre 梭鲈
sardine 沙丁鱼
saumon 鲑鱼
sole 鳎鱼
thon 鲔鱼
truite 鳟鱼其他海鲜 Fruits de Mer
calamar 鱿鱼、乌贼
crabe 蟹
crevette 虾子
gambas 明虾
palourde 蛤
Saint-Jacques 干贝(全名是 coquille Saint-Jacques)
seiche 墨鱼
tourteau 黄道蟹

法国菜单名词 – 蔬菜和香料
蔬菜 Legumes
asperge 芦笋
aubergine 茄子
avocat 酪梨
betterave 甜菜
brocoli 绿花椰菜
câpre 刺山柑花蕾(常用来搭配鲑鱼绿色腌渍小酸豆)
carotte 红萝卜
celeri 芹菜
cepe 牛肝菌
champignon 蘑菇
champignon de Paris 蘑菇的一种
chou 甘篮菜
chou-fleur 白花椰菜
ciboulette 细香葱
concombre 小黄瓜
cornichon 腌渍小黄瓜
courge 大黄瓜
courgette 节瓜
echalote 小紫洋葱
endive 苦苣epinard 菠菜
frisee 绿卷须生菜
haricot 四季豆
laitue 莴苣
lentilles 小扁豆
mâche 野苣
maïs 玉米
morille 羊肚菌
navet 蔓菁(小萝卜)
oignon 洋葱
petit pois 豌豆
pleurote 北风菌(或叫平菇)
poireau 大葱
pois chiche 鹰嘴豆
pomme de terre 马铃薯
(但菜单上常常用只用 pommes 表示马铃薯,像煎马铃薯 pommes sautees 、薯条 pommes frites)
potiron 大南瓜
poivron 甜椒
radis 樱桃小萝卜
tomate 番茄

香料 Epices(括号中是英文)
ail 蒜头(garlic)
aneth 小茴香(也翻译成莳萝 aneth)
anis 八角茴香(anise)
basilic 罗勒(basil)
cannelle 肉桂(cinnamon)
coriande 香菜、芫荽(coriander)
cumin 孜然(也翻译成枯茗cumin)
estragon 龙蒿(estrragon)
fenouil 茴香(fennel)
gingembre 姜(ginger)
girofle 丁香(clove)
laurier 月桂 (bay leaf)
menthe 薄荷 (mint)
muscade 肉豆蔻(nutmge)
origan 奥勒冈草(也翻译成牛至或披萨草 origan)
persil 洋芫荽(西洋芹 parsley )
poivre noir 黑胡椒(black pepper)
reglisse 甘草
romarin 迷迭香 (rosemary)safran 蕃红花(saffron)
sauge 鼠尾草(sage)
thym 百里香(thyme)

发表在 未分类 | 留下评论

降级论 by meditic

写在前面的话:受益匪浅!

 

 

 

几乎一年没有写博客了,说没时间那是借口,唯一的原因是,年纪越大越发觉自己肤浅。有些想法还没提笔,就发现很幼稚,就不敢发出来贻笑大方了。这次先给大家说个小故事:

 

从前有三个屌丝,聚在一起做网络,提供免费的网络服务,砸锅卖铁,通宵达旦,除了卖肾啥都做了。3年后终于做到了五百万用户,对于年轻人来说,能把五百万人玩弄于鼓掌之间,已经是很牛逼轰轰的事了,不过用户越多,成本越高,每年服务器、带宽租金、房租水电、广告运营等成本,已经达到了十七八万,屌丝们不得不面对一个终极问题:如何盈利?

 

屌丝们定了三盘沙县水饺,围着一箱子的冰啤酒开始计算:按照最近一月的登陆情况来看,四百万个账号已经不活跃了,真正有商业价值的只有一百万人,如 果开通xx功能,收点高级会员费,让其中1%的人升级为高级会员,每年付30块钱年费,那么每年收入就是100万x1%x30元=30万元!不错嘛, 扣除十七八万的运营成本,还剩毛利润12万,每个屌丝年底能分到4万大洋,如果按照打工者的算法,这三个人每人月薪3333元,木有奖金,木有津贴、木有任何福利,上班还得带自家的电脑。

 

尽管如此,屌丝们还是激动得咬了一口水饺,激动的热泪盈眶:感谢苍天!我们终于要盈利啦!!!那一夜,人们看到三个发疯的屌丝在屋顶翩翩起舞。

 

韩寒说,中国人民是最有忍耐力的族群,一点好处就感激涕零。他一定不知道,IT创业界里的屌丝,才是这群傻逼中的战斗机。他们可以平静地忍受每年都持续亏钱,而且还能信心十足的对所有人说公司的状态非常好,如果有一天居然收支平衡了,他们会激动的趁夜难眠,比北朝鲜倒掉还开心。

 

本文开头的三个屌丝,其实是非常幸运的,至少能做到月薪3333元。大部分的屌丝在第一年做到几万用户的时候就会挂掉,原因众多,最主要要的是意志太弱,受不了最初的寂寞;意志稍微坚强点的会在第二年第三年慢慢挂掉,原因主要是资金断裂、团队分裂;能成功熬到第四年还没饿死、还没被口水淹死、还没被肠胃病颈椎病腰肌劳损折磨死的,甚至员工不减反增的,基本上属于神仙级别了。

 

我为什么要说三个屌丝的故事呢。首先是因为这是身边每天都在发生的故事,其次是因为感到可惜,IT界在我眼里一直是一个无比高级的职业,聚集着全球最聪明、最富有的人类精英。以IT创业界的青年们的智商,他们可以做成任何一件事情,包括改造银行制造汽车发射航天飞机。结果这帮人却整天在蓬头垢面得为3k的月薪而挣扎,太悲催了。

 

为什么用悲催这个词? 如果一个人生下来就在山沟沟里,一辈子都没机会去见什么好东西,这不叫悲催,这只叫苦难;而如果一个人生出来有一个奇怪的特异功能:皮肤出来的汗水会凝结成昂贵的水晶,本来只靠出汗就能赚钱,结果这傻逼居然觉得出汗这个行为太低级,做手术把自己的汗腺全给切了,而且丝毫没有意识到他做了什么傻事,这才叫真的悲催。

 

我们IT界中的很多人,生下来就是有这个出汗成水晶的特异功能的,正是因为这种与众不同,这群人能混入牛逼的大学,整天打网游还能写出像样的毕业论文, 拿到学位,进外企,考CPA,做咨询、做证券分析,研究高分子材料,做电子商务,做云计算。。。一级一级的上升,直到有一天,发现身边的人里,已经没有一个不是CPA,不是咨询师,不是高级研究员了,身边的人全是业界精英,个个都超级强悍。在这个所谓的高级圈子里,自己并没有任何过人之处,只不过是just another analyst而已。在高级圈子里拼的头破血流,最后也只能混到给台湾人整理数据而已。莫然回首,发现当年的血气方刚、年少时的无限梦想,进化成了一身肥胖的赘肉。这个时候,一个旁观者会说:“升级到头了,该降级了”

 

当一个社会疯狂鼓吹快节奏的时候,一定需要有人来宣扬慢生活;当全社会跟打了鸡血似的吹捧升级的时候,一定需要有人来说说降级论。

 

IT青年们喜欢打游戏,喜欢升级。他们的人生也和游戏一样,沉醉于不停的升级中,不仅喜欢升级自己手上的技术,把MySql改成MongoDB,把Apache升级为Nginx,在Mac上装Ubuntu,Ubuntu里再装个虚拟机去跑Mac OS。。。也喜欢升级自己的人生,从程序员升级到项目经理,再升级到技术总监或产品总监,再升级到合伙人。。。

 

在不断追求升级的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很大事实是:当一个人从A刚升级到A+级的时候,其实这个人的能力层级依然只是A的层级,还未胜任A+的层级,他必须要到A+的后期,才可以胜任A+。就好像一个高中生,高考完之后,虽然理论上已经属于大学生了,但是他的实际能力依然只是高三毕业的水平,除非他全部pass了大一的期末考试。同样的道理,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的身份和称谓,都是在描述“未来的自己”,而不是现在的自己。当你从销售员升级为销售经理的时候,你自我感觉很好:“我现在是销售经理了”,但是这个时候 ,你并未通过公司对你作为销售经理这一年的工作成果的考核,你只是一个“未来可能是合格的销售经理”的前身。如果年终考核你失败了,那么这一年最准确的描述是:一个销售员,占了整整一年销售经理的位子,最后失败了。而且这一年一定会过的很累,因为通过考核的其他销售经理,才是真正胜任这个层级的人,跟一帮真正属于这个圈子的人厮杀,就好像拳击馆里当陪练的小角色,去和泰森比了一年的武,怎么可能不累呢?

 

当我07年进入互联网行业的时候,就是那个拳击馆里陪练的小角色,我被迫去跟全国各地的泰森比拼,结果累的半死。后来我开始反思最初的目标,为什么要在自己身上挂一个“拳击高手”的招牌,被那么多泰森追着打? 我把这块招牌卸了,找个完全没练武的人去比拼,不是更容易赢么?于是果断照做,去找了一个没人懂拳击的小乡村,做了纯英文的Tucia.com(需翻墙),只做国外的业务。在那个地方,作为一个知名武馆的拳击小陪练,我成了村子里拳击技术最高超的人,受人仰慕,还开武馆教人拳击,活的非常滋润,而且在教人拳击的过程中,自己的拳术也比以前提高了很多,发展出一套属于自己的拳法,我虽然进不了泰森们的大圈子,但他们也进不了我的小圈子。

 

关于圈子,有一个很赤裸裸的现实:不会是你进入圈子,只能是圈子进入你。很多人会四处找关系,“帮我介绍给xxx吧,我想进入你们的圈子”,这样的人是永远进不去这个圈子的,因为圈子的天性是,永远追求更高一个层级的人。而我们的大部分人,其实都在以低一级的属性,占着更高一级的位子,徘徊在更高一级的圈子边缘,与更高一级的人竞争,幻想着自己可以升级到那个圈子里去。也许永远进不去,悲催的努力一辈子;也许运气好,某一天真的进入这个圈子了,但那个时候又会有下一个目标,希望进入更高级的圈子,这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战斗。永远的追求升级,永远的累。

 

有没有想过降级呢?

 

如果一个来自微软的高级工程师,辞职去一个养猪场做开放平台经理,那么他的到来不仅会让养猪圈感到无比荣幸,更是意味着,利用他在IT界训练出来的高效工作方式和逻辑思维能力,他可以掀起一场养猪行业的革命,使得20年后才会出现的人性、高效、开放、协作、健康的养殖方式提前到达。在这场革命中,他会活的非常有价值。这种价值,在原先的圈子里,是完全体验不到的,因为他此前的所有工作,只是在满身疮痍的windows系统上不停的打补丁,无论打多少都逃不开产品衰落、被人鄙视的命运。

 

很多人的命运,都像是上面那个微软工程师。只需要降级,就能创造更大的价值,也能获得更大的满足。那为什么不呢?为什么要死死抱着那个所谓的“高级职业”不放呢?

 

去年我曾犯贱去趟了移动互联网的浑水,做了个手机app,刚开始的时候感觉很高级,但很快,铺天盖地的竞争对手就出现了,我又发现自己陷入了07年一样的场景:作为一个小小陪练,我他妈的又被一帮泰森们给围住了。当泰森中的战斗机—微信,变得无比牛逼之后,我就知道,战胜这群泰森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了。于是我再次投靠了“降级论”,把自己从牛逼哄哄的移动互联网行业,降级到了一个被人不齿的低级项目:Tucia Baby

 

这个项目虽然是传统行业,但是我们基本上是按照互联网产品的思路去做的,除了拍摄需要来店里以外,其他一切,包括营销、预约、客服、后期、选片、取片、客户关系等,所有环节都放在网络上。当然,最重要的是,作为一个脑残的果粉,我按照iPhone的做工去要求每一张作品,必须达到我们能力可以做到的最好水准,不计成本的最好水准,才允许送给客户。正式接客不到两个月时间,虽然还远未达到成功,但目前已做到每天都有客户订单,财务上已实现盈利,未来一定会比大部分app开发者更光明。

 

这个项目让我沉思了很久:07年我曾把一个纯纯的web2.0网站做到了alexa中国区前1000名,结果一路亏损,到最后只剩下一个员工;11年我把那个纯纯的app做到苹果官方推荐免费榜第一名,每天四五千iPhone安装量,结果一路烧钱,到最后濒临灭亡;而如今,我只需把自己从纯纯的互联网降级下来,做一些看起来有些“低级”的项目,居然就能立即实现收支平衡。

 

除此以外,我还发现一个现象,中国消费者在与奸商们的长期斗争中,已经培养出了一种非常苦B的品质:只要不被坑,他就谢天谢地。如果商家严格做到了承诺的每一件事情,客户就会感动的泪如泉涌。如果商家不仅做到了所有承诺的事情,还很贴心的提供了一些额外的服务(比如我们给每位客户赠送非常好吃的樱桃和进口巧克力作为甜点),那么客户就会激动的哭天喊地、奔走相告,推荐给他认识的每一个人。

 

其实这片肮脏的国土,就是上天赐予IT青年们的最好机会。

 

在一个不会练武的村子里,只要你会打两拳,你就是拳术最厉害的人;在一个没有服务意识、忽视产品质量的土地上,只要你用心做服务,用最高的标准去要求自己,你就会成为这块土地上最出色的商家;在一个没有现代管理意识,不懂网络、不懂微博、不懂用户体验、不懂口碑传播的粗犷社会里,你只需要把之前花在IT产品上的心思的10%拿过来用,就可以秒杀一切天朝对手。

 

所以,

 

IT青年们,当你在为网站的转化率苦苦思索的时候,当你在为app的活跃度辗转反侧的时候,当你在为融资计划苦苦哀求各界大佬引荐的时候,也许犯了一个错误,也许你们的脑子最值得闪光的地方,不是去悲催的IT界当炮灰,而应该是去按摩界、餐饮界、烧烤界、早餐界、理发界、送花界、纺织界、成人用品界、个人护理界、汽车修理界。。。。与IT界相比,这些行业的确无比低级,他们的老板连qq都会发音成“抠抠”,他们的员工一辈子都没用过Email;跟他们解释什么是SEO,什么是用户体验,什么是数据挖掘,他们会在听你说完之前就开枪自杀掉。正是因为如此,这些行业才是如此的不堪一击。正是因为如此,当智商高达147的IT青年还在为3k薪水拼命、而智商不到50的烧烤店老板正坐在porsche里玩着前面那位青年开发的app的时候,我就忍不住仰望星空。

 

这些原始而纯粹的行业,正在等待IT精英们的降级,如同蒲公英一般的伞兵,在黑夜里从天而降,长驱直入,用最智慧的产品、最优质的服务拯救这些早就该死的行业,屌丝的生命将会绽放出银色的羽翼,无比丰满,无比性感。

发表在 未分类 | 留下评论

有时候,人所需要的是真正的绝望(文:刘瑜)

前两天有个网友给我写信,问我如何克服寂寞。
她跟我刚来美国的时候一样,英文不够好,朋友少,一个人等着天亮,一个人等着天黑。
“每天学校、家、图书馆、gym、几点一线”。
我说我没什么好办法,因为我从来就没有克服过这个问题。
这些年来我学会的,就是适应它。适应孤独,就像适应一种残疾。
快乐这件事,有很多“不以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因素。基因、经历、你恰好碰上的人。
但是充实,是可以自力更生的。
罗素说他生活的三大动力是对知识的追求、对爱的渴望、对苦难的怜悯。
你看,这三项里面,除了第二项,其他两项都是可以自给自足的,都具有耕耘收获的对称性。
我的快乐很少,当然我也不痛苦。
主要是生活稀薄,事件密度非常低,就说昨天一天我都干了什么吧: 10点,起床,收拾收拾,把看了一大半的关于明史的书看完。
下午1点,出门,找个coffee shop,从里面随便买点东西当午饭,然后坐那改一篇论文。
期间凝视窗外的纷飞大雪,花半小时创作梨花体诗歌一首。
晚上7点,回家,动手做了点饭吃,看了一个来小时的电视,回e-mail若干。
10点,看了一张DVD,韩国电影“春夏秋冬春”。
12点,读关于冷战的书两章。
凌晨2点,跟某同学通电话,上网溜达,准备睡觉。
这基本是我典型的一天:一个人。
书、电脑、DVD。
一个星期平均会去学校听两次讲座。
工作日平均会跟朋友吃午饭一次,周末吃晚饭一次。
多么稀薄的生活啊,谁跟我接近了都有高原反应。
孤独的滋味当然不好受,更糟的是孤独具有一种累加效应。
同样重要的东西,你第一分钟举着它和第五个小时举着它,感受当然不同。
孤独也是这样,偶尔偷得半日闲自己去看一场电影,和一年、两年、三年、五年只能自己和自己喝啤酒,后果当然完全不同。
我以前跟一位曾经因为某政治事件而坐过牢的朋友聊天,他描述那几年被单独关押的生活,这样形容:度日如年,度年如日。
说得可真确切。
我曾在日记里大言不惭地写道:出于责任感,我承担了全世界的孤独。
我的意思是,我不但孤独,而且我的孤独品种繁多、形态各异:在女人堆里太男人,在男人堆里太女人;在学者里面太老粗,在老粗里面太学者;在文青里面太愤青,在愤青里面太文青;在中国人里面太西化,在外国人里面太中国….我觉得上帝把我派到人间,很可能是为了做一个认同紊乱的心理实验。
我其实并不孤僻,简直可以说开朗活泼。
但大多时候我很懒,懒得经营一个关系。
还有一些时候,就是爱自由,觉得任何一种关系都会束缚自己。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知音难觅。
我老觉得自己跟大多数人交往,总是只能拿出自己的一个维度,很难找到和自己一样兴趣一望无际的人。
这句话的谦虚版说法是:很难找到一个像我一样神经错乱的人。
有时候也着急。我有有幸生活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没有吃过多少苦,但是在我所经历过的痛苦中,没有什么比孤独更具有破坏力。
这不仅仅是因为错过了亲友之间的饭局谈笑温情,不仅仅是因为一个文学女青年对故事、冲突、枝繁叶茂的生活有天然的向往,还因为一个人思想总是需要通过碰撞来保持。
长期的孤单中,就像一个圆点脱离了坐标系,有时候你不知道自己思考的问题是否真的成其为问题,你时常看不到自己的想法中那个旁人一眼就可以看出的巨大漏洞,你不知道什么是大,因为不能看到别人的小,你不知道什么是白,因为不能看到别人的黑。
总之你会担心,老这样一个人呆着,会不会越来越傻?
好像的确是越来越傻。
但另一些时候,又惊咤于人的生命力。
在这样缺乏沟通、交流、刺激、辩论、玩笑、聊天、绯闻、传闻、小道消息、八卦、MSN…的生活里,没有任何圈子,多年来仅仅凭着自己跟自己对话,我也坚持了思考,保持了表达欲,还能写小说政论论文博客,可见要把一个人意志的皮筋给撑断,也没有那么容易。
“忍受的极限会是什么养的结果?” 让我告诉你,忍受是没有极限的。
年少的时候,我觉得孤单是很酷的一件事情。
长大以后,我觉得孤单是很凄凉的一件事。现在,我觉得孤单不是一件事。
至少,努力不让它成为一件事。
有时候,人所需要的是真正的绝望。
真正的绝望跟痛苦、悲伤没有什么关系。
它让人心平气和,让你意识到你不能依靠别人,任何人,得到快乐。
它让你谦卑,因为所有别人能带给你的,都成了惊喜。
它让你只能返回自己的内心。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不同的自我,他们彼此可以对话。
你还可以学习观察微小事物的变化,天气、季节、超市里的蔬菜价格、街上漂亮的小孩,你知道,万事万物都有它值得探究的秘密,只要你真正-我是说真正-打量它。
当然还有书、报纸、电影电视、网络、DVD、CD,那里面有他人的生活、关于这个世界的道理、音乐的美、知识的魔术、爱的可能性、令人愤怒的政治家…
我们九九八十一生都不可能穷尽这些道理、美、爱、魔术的一个小指甲盖,怎么还能抱怨生活给予我们的太少。
绝望不是气馁,它只是“命运的归命运,自己的归自己”这样一种事实求是的态度。
就是说,它是自由。
以前一个朋友写过一首诗,叫《一个人要像一支队伍》。
我想象文革中的顾准、狱中的杨小凯、在文学圈之外写作的王小波,就是这样的人。
怀才不遇,逆水行舟,一个人就像一支队伍,对着自己的头脑和心灵招兵买马,不气馁,有召唤,爱自由。
我想自己终究是幸运的,不仅仅因为那些外在的所得,而且因为我还挺结实的。
总是被打得七零八落,但总还能在上帝他老人家数到“九”之前重新站起来,再看到眼前那个大海时,还是一样兴奋,欢天喜地地跳进去。
在辽阔的世界面前,一个人有多谦卑,他就会有多快乐。
当罗素说知识、爱、同情心是他生活的动力时,我觉得简直可以和这个风流成性的老不死称兄道弟。
因为这种幸运,我原谅自己经受的挫折、孤单、原谅自己的敏感、焦虑和神经质,原谅上帝他老人家让X不喜欢我,让我不喜欢Y,让那么多人长得比我美,或者比我智慧,原谅他让我变老变胖。
因为他把世界上最美好的品质给了我:不气馁,有召唤,爱自由。
如果你还在为自己孤单寂寞怀才不遇举世皆浊我独醒而深深叹息的话,那么让我告诉你,你买不到那个彩票的,别再把你时间的积蓄两块、两块地花出去,回到你的内心,寻找你自己,与心灵深处的他、他们一起出发去旅行。
如果你有足够的好奇心,你可以足不出户而周游世界,身无分文而腰缠万贯。
人生若有知己相伴固然妙不可言,但那可遇而不可求,真的,也许既不可遇又不可求,可求的只有你自己,你要俯下身去,朝着幽暗深处的自己伸出手去。

发表在 未分类 | 留下评论

一个男人角度告诉你“如何选婚姻”(转)

今天晚上,得知我最好的朋友离婚了。孩子才1岁,同样身为父亲的我感到难过,离婚对孩子来说影响太大。所以想劝劝还没结婚的兄弟对待婚姻再慎重一些。本来,我结婚也没几年,没资格以过来人的身份说这些。不过,至少我的婚姻很幸福,我也有把握延续这种幸福。我开这个帖的目的,就是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把握自己的婚姻。就算我说的都是废话,如果能引起朋友们在婚前对婚姻多一些思考,就达到目的了。

   每个人对婚姻的态度都是不同的,随便找个人凑合过日子的,找个女人帮自己生孩子的,找个过夜不收钱的,这些所谓的“婚姻”就不在讨论范围了,这里和大家讨论的,是高质量的婚姻。
  
   什么是高质量的婚姻?每个人的理解都不一样,在我看来,婚姻的状态有很多种,但是让人舒服的婚姻,一定都是有爱的。所以,我给还没结婚的兄弟第一个忠告:如果想拥有幸福的婚姻,一定要相信爱情。
  
   有人说,爱情是有保质期的。我说,有保质期的不叫爱情。那叫激情,激情夹杂的东西太多,性欲,感动,内疚,憧憬,有太多太多的杂质,这样的情感确实难以持久。何况,激情往往是精心呵护起来的,一旦丢失了精心呵护的动力,褪色太快。
  
   泡MM的时候,激情是最好的工具。然而面临结婚选择时,作为男人,一定要理清自己的头脑,祛除激情的成分。这个思考的过程非常重要,婚姻是没有回头路的。别以为大不了还可以离婚。离婚不是解脱,是又一个麻烦的开始。    爱情是双方面的,先说说男人对女人的。和一个自己不爱的女人过一辈子。绝对是折磨。    如何确定自己爱不爱一个女人,这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别以为这是废话,我很肯定的说,很少男人清楚这个问题。男人的生理天性决定了对女人的选择很大因素是外貌。但是婚姻是反人类天性的。所以当男人选择了婚姻,就注定要克服自己的生理天性。
 
男人的生理天性,说白就是希望保质保量的遗传自己的基因,比如尽可能的和更多女人上床,尽可能的选择更漂亮,基因更优秀的女人上床。而婚姻,恰恰相反,男人只能选择一个女人。而且要知道,眼前这个将要嫁给自己的美女,不几年就会生孩子,眼角会有皱纹,乳房会下垂,乳头会变的很黑,屁股会变形,小肚子会出
来,还会有难看的斑纹。更可怕的是,男人的生理天性决定了男人老和同一个女人上床,是会腻的。所以,没有爱的婚姻是危险的。因为没有克服生理欲望的信念。
  
   兄弟们永远别在婚前信誓旦旦的说自己不是那种包二奶的人。50年代出身那批人,道德观念比我们重的多,老婆还都是共过患难的糟糠,不一样大量的出轨?所以,在一夫一妻的制度下,保障婚姻的根本,还是得依靠爱情。其他约束在人性本能的拉扯下都是脆弱的。

据我观察,很多失败婚姻的元凶就是性!性对男人的诱惑是致命的,不少男人就是因为和女人上了床就顺理成章的结婚了。是好是坏全看运气。压根不思考有没有共同语言,遇到问题双方的沟通方式彼此能否接受,这些关键的问题不去想。就因为上了床就结婚。这是很多悲剧的来源。用人性本能来适应反人性本能的婚姻制度。这是非常愚蠢的。更愚蠢的是很多女人以性为工具来对待婚姻。
  
   说到这里才发现,婚姻真TMD是个大话题。每个人去领结婚证的时候,都没想过有一天会去拿离婚证。可惜,离婚的人越来越多。据说80后的离婚率快到百分四十了。真奇怪,怎么中国没有做婚姻辅导的。
  
   接着说吧,男人,只有把性欲,感动等等等等因素全抛开,才能真正认识自己对一个女人的感情是不是爱。爱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但是能给男人解决问题的动力。没有动力经营的婚姻,麻烦很多。因为婚姻的问题很多。
 
千万别把结婚看成是好事。结婚对男人而言,纯粹是责任。有了承担责任的决心,才敢谈婚姻,所以,结婚一定要找一个自己真爱的女人,凑合不得。自己余下的生命全部为之付出的家庭,女主人不是自己真正爱的,太悲剧了。因为婚姻唯一能回报给男人的,仅仅是一只能牵着自己走向死亡的手。千万别奢望婚姻回报给自己什么,任何奢望只会添加双方的压力。做好丈夫该做的,自然得到应得的。
  
 选择结婚对象,我觉得有几点一定要仔细思考: 
 
  1。双方沟通方式彼此能否接受。
这是最重要的一点,不是平时有没有共同语言,而是有分歧和问题的沟通。说白了,如果男人是个讲道理的人,女人也得是个懂道理的人,如果男人是个喜欢用拳头说话的人,女人也得是个肯挨拳头的人。女人如果喜欢唠叨,男人就得听得惯。总之,两个人必须得有个拿出统一意见的程序,且双方都能接受。最好是都乐意接
受。其实这一条对于真正相爱的人来讲不是问题,真正相爱的两个人永远是站在对方立场思考问题的。

   夫妻意见的统一,是家庭和睦的基石。

   2。两人结合带来的压力是否可控。

有情饮水饱,可惜只饱一顿。男人没结婚,是潇洒的,一结婚,负担就来了。两个人的结合所带的压力肯定是巨大的,必须要考虑双方的承受能力,自己没有能力负担,就不要害人害己了。女朋友如果喜欢钱,有钱就娶,没钱就不要砸锅卖铁娶回家了。有些负担,背上就是一辈子的。对婚姻而言,肯陪自己一起奋斗的女人,才真正应该珍惜。单单是两个人一起改善生活的过程,就已经是婚姻宝贵的财富了。别说现在这样的女人少,不少。老盯着花枝招展想靠嫁人改变命运的女人,就别怪女人现实。自己从未规划过未来,就别怪女人不肯陪自己一起奋斗。
  
我为什么一直提倡婚前性行为?性生活得到满足的男人,才更容易发现女人其他的魅力。而现实的情况是,不少好女人还剩着,男人却在追逐性的过程中迷失了自己。因色而结合,出了问题凑合,女人色衰之后,没本事的男人继续凑合,有本事的换个女人凑合。这样的风气还有个很烦的影响,女人越来越在意自己的形象,化妆时间越来越长,衣领越来越低,裙子越来越短。而充电的时间越来越少,独立意识越来越淡。男人一边追逐女色,一边抱怨女人素质越来越低。女人呢?一边抱怨男人肤浅,一边不断迎合肤浅的审美。
3。双方是否是对方的助力。
  
   婚姻不是人生的全部,两个人携手一生,相助则利,相阻则损。性格互补也好,志同道合也好,彼此成为对方的助力,真的很重要。如果和一个女人婚前就感觉疲惫,相信我,别接了。家是港湾,是一个让男人快到家门就会不自觉加快脚步的地方。是一个一回家就会彻底放松,卸下所有伪装的地方。是一个所有笑容都发自真心的地方。
   结婚,一定娶一个让自己感到轻松的女人。真的!
  
   说了这么多,肯定有兄弟说这么多条件的女人难找。其实真的不难,第一条和第三条,只要女人爱你都不是问题。第二条,只要在和自己同一层次的女人中间找也不是问题。
  
有朋友问到区分激情和爱情,其实很好区分的,当你不见她时茶饭不思,是激情。老想见到她,想和她一起玩,一起上床,一起做白日梦,是激情。每天短信电话多的没完,是激情。为了生日节日费尽心思想浪漫的点子,是激情。当你和她在一起时脑子里不自觉的规划实实在在的将来,是爱情。当你们争吵到很凶,火很大时,也不忍心说一句伤害她的话,是爱情。当你们有分歧时,你总是能清楚的知道她是怎么想的,能理解她的初衷,是爱情。

现在很多人谈恋爱很短时间就结婚了,当然,不是说时间短就不好。而是要清楚的知道,婚前的考察对这一生的影响。失败的家庭是任何成功都弥补不了的。纵然是家产万贯,顶一顶绿帽子也是没脸的事。再大的房子,妻离子散的日子也难过。人,一旦离过一次婚,再寻找幸福的难度就更大了。因为,离过婚的人更难相信爱情。更何况离婚对子女的影响,太大太大,而男人,一旦上了年纪,什么都没有子女重要了。人,真正能留在这个世界上的,也就是子女这点血脉而已。为子女营造一个好的成长环境,是父亲的责任。
  
   前面说这么多其实都是说面对婚姻的态度要理性,要慎重。
  
   态度端正以后,技巧也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明明相爱的两个人互相伤害的事情太多了。伤寒心散伙的也多,而且婚姻生活,男人还有个重要技术要掌握,就是老妈与老婆的关系。

婚后生活琐碎的事情太多,先说说处理婆媳关系。所有还没结婚的兄弟一定不要把这不当一回事。一边是生你养你为你付出所有的母亲,一边是将要相伴你一生的老婆。双方都有责任要照顾。这个关系弄顺了,少很多麻烦。
  
  有人说男人在婆媳之间是双面胶,夹在中间两面讨好。这是错的。男人必须是一手拿棒一手拿润滑油。小事居中调节,原则问题对事不对人,道理绝不能歪,既不能纵容媳妇,也不能惯坏了老妈。坚决不要在老妈面前说媳妇不对,多包涵之类,也不能在媳妇面前说,这都是纵容。把握一个原则,绝不允许媳妇在自己面前说老妈的坏话,有事说事。该怎么解决怎么解决,是老妈不对也要和老妈把事情讲清楚,同样的,老妈说自己媳妇的时候也要分清是非。居中讨好的后果是两面不是人,矛盾还越来越深。
  
总之,绝对的公平是处理婆媳关系的唯一方式,委屈任何一方,都会使矛盾激化。妈也好,老婆也好,底线都给她们画好。人都是有选择性的,既然要不到特权,自然会注意彼此相处。一开始可能男人日子不太好过,两边都要斗上几次。但是慢慢的,家庭秩序就会走上正轨。 如果一开始图省心,哄过去,两边脾气都养大了就够自己受了。(前面忘了说了,找女人一定要找个聪明的,笨女人多很多麻烦,聪明的女人自己会处理,自己只用打打下手,关系就处的很好了。)
  
还有个问题,就是子女,现在80后生的孩子才真叫一个宝贝,一大家人围着转,各有各的主意,很多矛盾都是因此而起,在这一点上,男人一定要强硬,从一开始就绝对不能让步,要给出明确的信号,孩子是自己的。双方父母肯帮忙,感谢。但是涉及孩子的一切决定。必须是自己拿主意。(这一点背地里可以多听老婆的,毕
竟,妈妈是最爱孩子的。)这一点申明尤其重要,相当于自己一个人把所有炮火揽了。否则,孩子一点点小感冒家里可以闹翻天。(我那今天离婚的朋友就是因为这个)。

婚姻确实是个大话题,一时反而不知道说什么好了,我是真心想和大家交流一下。因为我自认为自己的婚姻真的是种幸福。我是真心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愉快的享受婚姻。有人说不吵架不算夫妻,说真的,我和我老婆真还吵不起来架,就像我前面说的,伤彼此的话确实不忍心讲出口。何况一旦清楚彼此都是出于爱,又有什么好吵的?有几次刚进入状态,看见彼此装腔作势生气的样子就都笑了。
  
   512地震的时候,我在震区,这么大的城市,通讯中断的情况下,我第一时间见到了我的老婆,不在我们上班的附近,也不在我们家附近,而是在我父母的家门口。她知道体谅我担心父母的心情,我知道她能体谅我。这就是婚姻的默契。也是婚姻和恋人的区别,婚姻承载的更多。
  
   恋人时刻只有甜蜜和浪漫,而婚姻则更多是责任和平淡,这个转化的过程,是需要双方有充足思想准备的。其实只要两个人肯一起面对,婚姻生活平淡中的幸福并不输给热恋时的浪漫。

愿意花时间看这帖子的兄弟姐妹们,光是这一点就足以说明你们对待婚姻的态度是充满诚意的。有这样的态度你们一定会收获属于你们的幸福。

发表在 未分类 | 留下评论

Hello world!

Welcome to WordPress.com. This is your first post. Edit or delete it and start blogging!

发表在 未分类 | 一条评论

厦大这几年【转】

在马连道的家乐福里,有时会碰到说闽南话的福建人,他们基本都在这条街上做茶叶生意。虽然我对闽南话依然一窍不通,但每当听到时,脑子里总会浮现出一个场景,仿佛自己就在厦大西门外的新华都,觉得出了店门就能看到囊萤楼,体育馆,厦20路的站牌,再走上十几分钟就能回到勤业四。等这些熟悉的画面在脑海瞬息闪过,我又回到现实当中,意识到厦大年代早已终结,心里总有种说不出的感觉。

 

一、被厦大经济骗来的

 

“我们都是被厦大经济骗来的。”陈晨说。的确,2005年,我们都是慕厦大经济类专业之名而来。但结果是我被调到了外文,她被调到了中文。除了我们两个人外,我觉得,还应该有许许多多被厦大经济吸引来的人最终散落在各个冷门专业之中。厦大经济学是厦门大学名片,其在国内学界地位甚高。每年新生入学,经院的学生总是更受人们的关注。不过如今回头来看,我们当初对经济学院的膜拜并不是因为我们真正懂得邓子基、张亦春、葛家树、曾五一等人对中国经济学的贡献,而是像陈晨所说:“一提经济我就想到钱。”—这也是这个时代的特征。虽然没能成为经院的学生,但经济类的课还是可以选的,双学位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满足。从经济学原理开始,然后是会计、统计、国际贸易、金融市场、计量经济、经济思想史…至于课上学的什么,现在能记起来的已经不多了。但是正如宏观老师张德荣说的,经济学并不是要你记住什么理论,而是要你在学了之后,发现自己的思维方式改变了。对此我深有体会。学了几年的经济类的课,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就是“理性的人都会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印在《经济学原理》的开篇。当明白了这一点以后,突然间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曾经我常钻牛角尖的去想“他(她)为什么那么做?”现在答案都写在这里。曾经有人对我说:“这种理论缺少人性。”我想,她指的是电影、电视或者小说里的人性,但现实当中,她自己也没能突破这种理论的束缚。毕业时,当经院的同学们迈出校园奔向社会,却遭遇了全球经济危机。而当我误打误撞的进入了曾经梦寐以求的金融领域时,发现心里已经没了当年的激情。

 

二、大学时代的信仰

 

我们的大学时代,是一个崇尚成功的时代。成功学的书刊与励志讲座在校园里大行其道,受到大批人的追捧。学校里,电视剧《奋斗》大热,李开复的演讲一票难求。但成功的标准是什么?这个问题在我们的大学年代里有着标准化的答案—找到一个好工作,然后有房子、车子、钱和权,以及美女。对于成功的狂热像一剂精神鸦片刺激着每一个人,尤其是刚入学的新生们。在“追求成功”的信念支持下,包括我在内的大多数的新生们都是活力四射,参加社团,组织活动,进行社会实践,竞选学生干部,积累各式各样的工作经验,拓展自己的人脉网络,锻炼自己的能力。所有这些,都是在一个功利化的目标下指导进行的—现在做的这些将给自己在将来的就业竞争中带来优势。我们在入学之初,学校就会开一门课,“就业指导”。这门课的核心思想就是,未来的就业形势很严峻,你们学生之间是竞争关系。于是“就业”从一年级就成为我们讨论的话题,我们讨论学校里哪个专业就业率最好,哪个专业工资最高,就算是和老师间的交流,话题仍然是我们未来就业的前景如何。而大一时的我们,也总是梦想日后会跻身精英之列,光彩耀人。梦想是美好的,而现实总是残酷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多数人的努力可能并没能带来原来设想的结果。“只要努力就会成功”的定理并不是在每个人的身上都有效,这是大学扩招的必然结果。但是在厦大,这个问题还有着特殊性。作为经济特区之一,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的子女们在校园里过着电视剧中一般的生活,潇洒、时尚、追求浪漫快乐与生活质量。他们所过的生活,正是我们这等普通学生终极奋斗的目标。当我们苦苦求索而不可得时,他们在中国最美丽的校园里享受着人生最美好的年华。如李志在《他们》中所唱:“有人在哭泣,有人在歌唱,有人生来有钱包。有人在奋斗,有人在幻想,有人一生没吃饱。”田野君曾说他觉得这样不公平。于是我下了一个结论:背景也是个人综合实力的一部分,否则无法理解我们在学校里所经历的“不公平”。而什么又是公平?其实,弱肉强食就是最大的公平。在这丛林法则的影响下,慢慢的,我们原有的信仰动摇了。我们意识到,在这个社会分化并且逐渐板结的年代,读大学已经不是改变人生命运的充分条件,个人的力量如此有限,而当初在成功学激励之下产生的雄心壮志又是多么的可笑。毕业之前,我和献策说:“成功学成就了谁?成就了一批卖书的和做讲座的。”2008年暑假,我在中航技厦门实习。有一天下班之后,坐在拥挤的45路公交车里返回学校的时候,我突然感觉到自己就像一只蚂蚁,无力改变任何事情。一年以后,《蚁族》的出版在社会上掀起一阵讨论大学生命运热潮。身为蚁族的大学生们依然坚持自己的梦想,努力奋斗。而奋斗的目标是什么?—买一套房子。有了房子就真的成功了吗?就会因此感到幸福快乐吗?这样的年代里,成者为王败者寇,一将功成万骨枯。当人们的目光都聚集在成功者身上时,有人会想着替那些失败者们的累累白骨说几句话吗?借用村森诚一《青春的证明》中的一段话来评价我们大学时代的信仰:“时至今日回想起来,当时实在是太幼稚了。人的一生不能凭一时的感情冲动度过,冲动过后还将有漫长的生活。人在年轻的时候,很容易产生错觉,因为一时的狂热,就误以为那就是整个人生之路。 一般的人生并不像演戏那样轰轰烈烈.虽然在开始冲出人生起跑线的时候雄心勃勃,但人生的债务,荣辱的交替,使人在漫长的马拉松途中,那种富于情感而又罗曼蒂克的壮志豪情渐渐消失殆尽,开始麻木不仁地度过那像无穷无尽的涟漪一样不断连续涌来的一天又一天。于是,人们领悟到,默默无闻、纭纭终生的人生,才是一般人真正的人生。”

 

 

三、厦大的老师们

 

我们的大学时代,是一个大学名声倒掉的年代。最先倒掉的是本科生,随后倒掉的是研究生,再后来,教授的牌子也倒了。这样的一个年代里,我还是在厦大遇到了几位对我影响深刻的老师,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严璐。严璐大我六岁,大二给我们上课时她还是助教。但就是一个助教的课,决定了我大学时代的走向,因为从她那里,我感觉到学法语是件很有趣的事。从那时起,学法语成了我的一个爱好,而不是任务,这让我随后的大学生活受益颇多。严璐对我的影响,始于法语,但不仅于此。她有客观独立的精神,能跟我们平和地交流观点,这让我很信得过她。这也是为什么我在毕业选择去向时,只向她一个人征求意见的原因。当时,她回答我:“你要知道你要的是什么。”过了几天,我给她回了条短信:“我知道我要什么。”能在大学里遇到这么一位老师,实属有幸。另一位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经济系的丁长发,大一给我们上过一个学期《经济学原理》。在他的课上,我初次感受到什么叫批判精神。当时在课上,他讽刺和批评社会弊端,比如“尼泊尔的医疗和教育都比中国好”,“北京、上海、广州是全国最垃圾的三个城市”等等。这些观点如今看来已经稀松平常,但对于刚上大学时的我们,还是很有刺激性的。当时班上的大部分学生对于他的讲课方式不满,认为讲了太多无关的东西,于是来上课的人也越来越少,但我一节都没落过。那个学期的课结束后,我本打算在下个学期选他开的一门选修课《生活中的经济学》,继续听他批判社会,但由于课程时间问题,最后作罢。2006年11月,丁长发发表一篇题为《建立厦金特别市,构建海峡西岸经济区增长极的战略设想》的论文,提出要将厦门和金门合并,曾在国内引起轰动,各大媒体先后报导。这也说明了他并不只会批判。2010年,我在网上看到“公安部将开始7个月严打”的新闻时,突然让我想起了丁长发当年在课上的一句话:“中国的每一次经济改革,必然要配合着严打。”厦大的几年里,让我受益的老师还有教过我们足球的方福荣,给我们上过金融市场和证券投资的黄斯福,以及外教娜塔莉等等。但是在中国学术行政化的大环境下,老师们相互间的争斗与排挤,也是生活中的一个常态。其实在厦大,老师之间,行政之间,或老师与行政之间的争斗倾轧,自二十年代建校起就已有之。首任校长林文庆驱逐鲁迅与林语堂,是最著名的先例。在2009年我们毕业的同时,历史再次重演,音乐系的几位老师联手逼走了杜兆植,也惊动了校长朱崇实。老杜在国内音乐界名气很大,当时80岁了。我在音乐系学生的演出上曾多次遇见,有老教育家的风范,很受学生爱戴。但最后还是被迫辞职,事后听说与艺术学院院长与副院长之争有关。当我最初得知时,感觉很离奇。但想想当时我们自己法语教研组的几位老师,又何尝不是如此。有人的地方,就会有这些事。我以前也经历过,想必以后也还会遇到。

 

 

四、厦大里的业余生活

 

我们的大学时代,是眼球为王、娱乐至死的时代。我们这个时代的厦大,深谙此道。2005年,厦大借易中天走红之机赚足人气;2006年,校长朱崇实的“高尔夫精英教育”理论又让厦大成为媒体舆论的焦点;2007年,《疯狂的赛车》在学校旁边取了景;2008年,张铭清在台遇袭,使海峡两岸热闹了一阵;2009年,《流星花园》剧组的进驻,彻底让厦大成为了娱乐新闻的头在这种娱乐精神的指引下,学习的重要性在人们心目中似乎降低了。游戏,电影,以及恋爱成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谈情说爱在厦大”这句话影响了每一个厦大人,大家都在渴望爱情降临。我们这个时代的爱情,深受韩国电视剧和日本AV的影响,柏拉图式爱情,不过是一个美丽的传说。受韩国电视剧影响的女生们,都在等待着白马王子;受日本AV影响的男生们,总在幻想美女的出现,我也不例外。当然,对我等普通人来说,这中爱情观带来的结果只会是悲剧。当有时晚上路过石井或在厦大一条街上看到男男女女们成双入对的时候,心里总夹杂着嫉妒与无奈。我曾期待过那种不食人间烟火的爱情,希望一个美女看中我这个人的内在质量。现在想来,之所以有这种期待,是因为我的外在条件不足以支撑世俗爱情。而不食人间烟火的话,可以让我以低成本获得最大收益,这符合经济学中的人性。毕业以后,我问献策:“大学里没找对象遗憾吗?”他说:“有一点。”我又问:“你要找漂亮的吗?”他说:“总要自己看的过去。”“看的过去”这个概念,我不只听到一个人说,有男生,也有女生。我们这个时代,大家都是视觉动物。没有爱情的年代,图书馆是个不错的去处。一方面读书充实自己,消磨时间;另一方面,在大家的眼里图书馆是个有可能出现奇迹的地方,相当一部分人期待着在图书馆搭讪美女,但成功案例似乎并不多。在学校的图书馆里,我读了巴尔扎克、雨果、都德、司汤达、莫泊桑、福楼拜、小仲马、埃序贝里、歌德、奥威尔、海明威、冯古内特、菲茨杰拉德、赛林格、昆德拉、海勒、马克思、丘吉尔、纳博科夫、戈尔巴乔夫、村上春树、村森诚一、毛泽东、鲁迅、梁实秋、张爱玲、朱自清、钱钟书、郁达夫、柏杨、刘恒、铁凝、焦国标…还有《红楼梦》和《金瓶梅词话》。而在春秋季节,天气不错的时候,我也会带上本书在芙蓉湖边坐一个下午,享受浮生半日。在我们的这个时代里,阅读已不再是生活中的必须,原来热闹的厦大一条街上,只有晓风书屋依然维持着厦大的文化精神, 2008年,晓风书屋连同厦大一条街被一同拆除,取而代之的将是一片收费停车场。其实,多读些闲书还是有益处的,因为从书中你能看到,无论古今中外,社会的本质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不同。你身处窘境,并非因为倒霉,而是一种必然。想到这一点,倒可以让自己的心态平和一些。除了图书馆,去听学校里的讲座也是不错的选择。南强讲座是学校里最高级别的讲座,一般在克立楼或图书馆五楼举行。易中天、吴建民、王蒙、张通、熊选国、胡润等知名人士的讲演往往都是座无虚席,但通常这类讲座不会有太多新意,内容多是各个场合都讲过的大路货,至多讲些逸闻趣事。相反,一些教授的低规格、小范围的讲座中,却常有惊人之语。张亦春解释了“中国股市为什么不如赌场”,许经勇说明了“为什么政府不可能真正的重视三农”,佟家栋分析了“为什么中国出口没必要也不可能转型”,李中秋批判了“广电总局封杀国外影视动画是反动的”。这些都说明了这个时代里大学独立的学术精神并未消失,只是暂时掩盖了起来,等待在合适的时候重新显现。所有的讲座中,印象最深的是邱毅的一场。邱立委在演讲中不断谈及两岸敏感话题,惹的台下领导频频向台上递条子,但却毫无作用。不给领导面子—只有台湾人才敢在厦大这么做。沿着白城校门的路口拐上去,就是艺术学院,那里的小音乐厅晚上七点经常有学生音乐会,海报就帖在白城的公告栏里。没有重要讲座的时候,我会去听音乐系学生的表演。其实厦大的音乐系在国内也是很有名的,只是人们一直都对艺术生的身份存在误解。他们很刻苦,有时周末经过艺术学院楼下候,经常会听到里面传来练美声或练器乐的声音。艺术学院毗邻白城海滩,乐声悠扬和着海浪声,别有一番情趣。在学校里,看足球也是我的主要娱乐项目。2006年世界杯期间,漳州校区的食堂里每晚都会聚集几百人看球。集体看球的时候,所有人的情绪都会相互感染,虽然只是看电视转播,但每个人都像在现场一样充满激情的为自己支持的球队呐喊助威,那时的校园里一到半夜就充满了球迷们的大呼小叫声。在法国与意大利决赛的当晚,整个食堂全部坐满,好多来晚没有座位的学生只能站在大厅里看比赛。当“伟大的左后卫”格罗索罚进最后一个点球的时候,食堂里爆发出的分贝达到了一个月以来的巅峰。那一个月,也是我大学里最快乐的一段时光。大三的时候,厦门蓝狮还没有解散,我的体育老师方福荣还在那里任助理教练。等到蓝狮主场比赛时,我会约上同学坐27路去体育中心看球。厦门球市不好,球票二十一张,三十两张,这个价格和中超的水平是相符的。记得厦门输给辽宁后降级的那场比赛,赛后球迷聚集在体育场外不肯离开,要等球队大巴出来跟俱乐部讨说法。当时警察如临大敌,不过等了半天不见大巴,球迷们喊了几句“下课”的口号后也就自动散去。除了爱情,厦大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其他廉价而不失面子的消遣方式。这是风景之外,厦大的另一大魅力所在。

 

 

五、真正的大学生活

 

我真正的大学生活,始于大三下学期。从2007年6月到2008年1月的几个月时间里,我对成功的梦想和对爱情的幻想在现实面前先后撞的粉碎,整个人的状态已完全跌到最低谷,精神恍惚。2008年2月,我在寒假回家的卧铺车厢里遇到老曹,转折由此开始。从大一到大三上学期,我和老曹都没有什么太多的交往。但人在最郁闷的时候,总想找个人交流。于是在那天的火车上,我把我对与过去三年的想法毫无保留跟他说了,大意就是这样的大学生活我受够了。老曹把他的想法也和我说了,我发现我们俩的观点很接近。这就是我真正大学生活的起点。大三下学期起,我开始与以前的生活告别,同时也逐渐融入老曹的圈子当中。这个圈子里,有老曹,唐元川,郑磊,日专的很多人,以及后来从法国回来的赫威。在这个圈子当中,大家可以不设防的进行交流,不需要再带着面具,每个人之间的关系是朋友,而不是“人脉”。大家不同甘,只共苦。在这个圈子当中,可以做真正的自己,这也是我真正想要的大学生活。正是在这样的生活中,我重新找回自我。这一段时间的我,可以用 “涅盘”这个词来形容。平时,我们这些人的一大乐趣是晚上去海韵吃烧烤,喝啤酒,吃完以后从隧道里晃晃悠悠的走回来,边走边骂街,骂那些让我们郁闷的人与事。有的时候下午没课,我们会去莲阪唱KTV。多数时候我们不会叫女生去,因为我们唱歌主要是为了发泄心中郁闷,而这种郁闷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女生—这里当然不包括赫威。我们唱KTV,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保留曲目,唐元川是《死了都要爱》,老曹是《冰雨》和古惑仔中的《热血燃烧》,郑磊唱的是柯受良《大哥》,赫威是花儿乐队的歌,我是《现象七十二变》和《一样的月光》,日专的要保留一首《一千零一夜》,另外我们唱的比较多的还有伍佰、任贤齐。这些大都是需要扯嗓子去喊的歌,只有这样唱完之后才会觉得痛快。在大四找工作期间,我们会在唱KTV时合着喊一首唐朝的《国际歌》:“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耐雄纳尔一定要实现。”从2009年4月开始,我们经历了大学生活中最后的辉煌—所有人都已经找到工作了,轮流请客吃饭成了我们生活常态。在饭桌上,在酒精作用下,我们夸夸其谈过去四年的各种经历和感受,也透露出曾经的苦闷与烦恼。我们都尽可能的将自己所想的在此刻全都表达出来,因为恐怕以后很难有这样的机会和这样的听众们。这段时间我们再去唱KTV的时候,我也会点一首罗大佑《告别的年代》来应景。2009年6月,唐元川最先离校飞向尼日尔,后来我们又送走了老曹和赫威。6月28日,在离校之前,我最后一次来到白城海滩看夕阳西下。晚上9点半,献策和苏廷锋来到厦门火车站为我送行。我真正的大学生活,在开始一年之后宣告落幕。

 

六、尾声毕业前,我在请严璐吃饭时对她说:“我觉得自己当初很幼稚”。她说:“那叫青涩,不然就白年轻过了。”青涩,感谢她为我的大学时光做了这样一个定义,让我明白自己大学生活虽未尽如人愿,却意义深远。因为,那是我年轻过的见证。在厦大的四年里,有顺心的日子,也有失落的时候,如布瑞尔在《名人广场》中唱过:“和你们一样,我遭遇潮起潮落;和你们一样,我经历雪雨风霜”。但到毕业后终于发现,自己记住的都是厦大美好的点滴。那些烦恼与无奈,生活中哪里又没有呢,何必要与厦大的日子联系起来?

 

 

【后记】原本想在毕业的时候写一篇东西。但曾在一篇讲述戴高乐的课文中学到一个词“RECUL”, 意思是要评论一个人或一件事,必须要过一段时间再去回头评论,所以一直拖到现在。如今,也可以对在厦大的四年盖棺论定了。感谢我在文中提到的每一个人。此外,还感谢文中没有提到的体坛编辑潘建迪、中航技厦门谢文沧副总、新华社宋南老师,以及张琪。2005年报考之前,我也不知道有厦大这么所学校。但09年毕业时,觉得来这里是个很正确的选择。厦大的日子,没令人失望。 二零一零年七月


发表在 心情素描 | 留下评论

以后想考外交部的同学注意了——这才是真正的外交部,要好好做出自己的选择啊_part2

外交部的重要问题就在于编制较多,晋升较难

 

外交部共有5200多人的编制,目前大约有4800多人,在人数上是第一大部了,因此晋升相对于其他中央国家机关要难很多,别的部一个初也就6-8人,有三个处领导,而外交部一个处10多个人很常见,处领导还是只有那么几个,所以很多人只能挂着外交职衔的虚职。

 

外交部人多不假,所以很多人到退休也就是个没有现职的一秘。但是外交部有个特点,就是多数人每隔3-5年就要出国常驻,这样后面的人就可以顶上去了。有些人干了好多年都没有出去,有的就是因为可以不断地往上顶。再说了,在国外干领导也算是县官现管了,特别是大使,在国内屁都不是,在使馆就是土皇帝啊!

 

硕士一年后就升随员了。不会多多少,就比本科生高几十块钱。我前面忘了房补了。新的房补标准比原来高了500多块。随员的房补是900,所以平均每个月可以拿到3000。不知道工资改革后是什么样子,如果增资幅度合适的话,以后日子会好过点。

 

楼上说的没错,培训就是很无聊的。照我说呢,要么就抓紧时间多玩玩,要么就多看看书,难得有这么一份清闲。很多使馆工作很忙碌的,办公室主要管后勤、行政,什么屁事都管。研究室就成天看报、上网,跟随大使到处参加活动,回来不断地讨论,写文章,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领事部通常都忙不过来,主要是办签证,领事保护,累得半死。你要出去转没问题,反正现在公事、私事都是用自己的车,爱上哪上哪。但是在战乱地区,还是要小心。

 

外交部的人素质都挺高的?不敢苟同。有素质的人不少,素质低的人不少,矫情的人不少,娘娘腔的也不少。

 

这种难过有时候的确是很强烈的。说不上清贫,但是在北京真的很难买得起房,最多能养个小车。你不能和家人团聚,一分开就是12年,父母老了也不能照顾,子女幼小不能照看,夫妻不能同房!从生理到心理都很受伤害。

 

好在听说要工资改革了,要制定定期增资机制,不知力度如何。国外能翻一番就基本解决了大家的经济困难了。

 

在这里得到的就是安定,没有在外企、公司打拼的焦虑。现在在外面混压力太大,虽然很多人都不满意,但是多数人还是选择留下,归根结底还是舍弃不了这份安定,况且在不能确定有太好的出路的前提下,就这么放弃这份工作需要一份胆量。现在是精英社会,你觉得你达到精英的水准了么?达到了,到哪儿都有好饭碗;达不到,到哪儿你都是受气包。

 

要克服,其实也不难。外交部多数人到中年以后还是过着比较安逸的生活的,绝对不是清贫——如果你非要认为挣个万儿八千,住着100平米以上的房子,请着保姆才算脱贫,那就赶紧辞职,要不然还不把你气死?夫妻不要同在外交部,以免一起外派,父母、子女都没人照顾。当然你个人就忍忍吧,没有规律的性生活就看看毛片,用勤劳的双手解决吧。

 

哪有几个人买一辆车的?不买车,一个月可以领200多美元的交通补贴。买车的话,一个月按级别补贴相应的购车补贴,再加上200多的用车补贴。使馆几乎没有公车了,所以不管干什么都得用你自己的车,或者就打的(几乎每人舍得),要么就噌别人的车——时间一长,注定又要引起很多深层次的利益矛盾。

 

至于男生、女生谁更适合外交部,这很难讲。只能说外交部女性很少,美女就更少,登徒子就得考虑清楚了。

 

外交部基本上是当了参赞以后就称呼外交职衔了。刚来是办事员,然后就是科员,这时候没有外交职衔。三年后升随员,就是副科级。三年后升三秘,即正科级。四年后升2秘,即副处级。以后提级就不再按年头算了,属于选拔。一秘就是正处级。然后有正处级参赞,级别上还是正处级。副司级参赞和副司长都是副司级,但是如果在部内工作,外交部的特点是把参赞也当作一个行政级别来用,前面加上一个副司级表明是仅次于副司长的长官。但是比较复杂的是,外交部很多人都没有现职领导可做,虽然名为一秘、处参、副司参,其实没有权力,要到国外当了领导才有权力。

 

 

做什么不是你自己可以决定的,是干部司决定的。翻译室虽然只有英文和法文,但是各地区司设有专门的翻译处,提供小语种翻译。

 

小语种多数还是去相应语种国家。

 

外交部有房子就不错了,不要挑肥拣瘦的,特别是新来的,能排上就不错了。价钱嘛,当然要便宜很多,到排号的时候就知道了。

 

着装的话,外交部可是够不正规的。有超短裙,有凉鞋,有吊带,有无袖T恤!休闲装到了外交部请继续穿。特别是美女,请尽情打扮,哈哈!不过话说回来,个个处领导要求不同,有的要求比较正规,有的就无所谓。当然合乎要求的着装是,男生不能穿无袖装、短裤,女生不能穿超短裙、凉拖、吊带。刚来的,还是规矩点吧,看看情况再说。

 

房补是发到工资里的,只要是无房户就有,跟你住哪里无关。

 

结论:

外交部的工作,名誉大于待遇,困难大于想象。基本上不要报发财,升迁,光宗耀祖等等等等的希望了。而且外交部的竞争激烈,人际关系复杂,门阀和世家势力雄厚,没有背景的,非名校出身的,想要在这么深的水中混出点名堂来,貌似比较困难。

发表在 未分类 | 留下评论